企业官网下拉页代码
0592-55587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分类
健康科普丨低血糖的危害也很大
发表时间:2019-05-09

高血糖是“三高”之一,其危害众所熟知,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的损伤,可能引起心梗、脑梗等很多令老年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因此很多老年人,尤其是一些“糖友”非常注重控制血糖。

然而,相反的是,低血糖却被很多人忽视。


◆导致低血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用法不当;

2.未按时进食或进食量过少;

3.运动量增加;

4.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大量饮酒。

专家表示,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低血糖症状都需要尽快处理,持续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导致患者脑细胞产生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因此,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低血糖危象均需紧急处理。

◆低血糖放任不管,后果很严重:

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的,个体间差异也较大,与低血糖的程度、患者的年龄、血糖下降的速度及持续的时间有关。临床表现多分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脑功能障碍两个阶段。若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阶段即进入脑功能障碍阶段且很快昏迷者,多为糖尿病患者注入过多的胰岛素所致,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合并饮食明显减少的时候。低血糖时先发生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反应的称之为急性神经性低血糖,主要见于血糖迅速降到域值时。该值在健康人为2.8mmol/L,新生儿为1.70mmol/L,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继发于慢性器质性或代谢疾患的低血糖症状,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称为亚急性或慢性低血糖,表现为以大脑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症,这类患者的前驱症状不明显。


总的来说,低血糖危象临床症状表现在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功能障碍两个阶段:

1.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

低血糖发生后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出现周身乏力、出冷汗、皮肤苍白、心悸、饥饿感、四肢发凉、手颤动,此时神志尚清,若不能及时补充糖分,则进一步发展为第二阶段的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增强和持续时,循环系统的机能亢进,便出现了心悸、憋气、血压升高的症状。相反,由于交感神经的功能减弱时,便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植物神经失调症,除去有先天性的体质因素之外,尚有心理、环境因素等。其中多数因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比如学习紧张、工作压力、焦虑担忧、家庭负担、婚姻失败等

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

2.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低血糖若未得到及时纠正,可进一步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癫痫样表现。

大脑皮质功能受抑制:患者意识模糊,定向力及识别力明显减退,嗜睡、多汗、震颤、神志不清及语言障碍。

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强制性抽搐及锥体束征阳性,神志昏迷。

大脑、中脑受累:患者肌张力下降,出现癫痫样抽搐。

脑干受损:表现为去大脑强直与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及各种反射消失。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也可造成永久的脑功能损害,如:偏瘫、截瘫、失语、共济失调、面神经麻痹、视野缺损等。

同时,老年人发生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经常容易误诊,尤其是昏迷、抽搐伴偏瘫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现象,是一种暂时性偏瘫,常伴有意识不清,与中风很相似。家中有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规律监测血糖非常重要。

                                                       



                                                                                                                                                                                                                                                                                     (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品牌强国